摘要:中美贸易战预计谈判顺利,连粕先涨后跌,预计中方或将买入更多的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加上养殖户补栏情绪不高,豆粕需求迟滞,库存增至123万吨超高水平,周比增9%,连粕或将继续维持低位震荡。长期来看,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依然偏宽松,对整个油脂油料形成压制,豆油震荡磨底行情将继续维持。短期来看,油脂节前备货,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5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3万吨降6.14万吨,需求因素将为豆油价格带来一定的支撑。
中美谈判取得进展
本周市场焦点在于中美副部长级的贸易谈判,虽然正式的谈判结果还没出来,但预计谈判顺利。美国想在美墨边界修筑围栏,以防止非法移民大量涌入美国,但民主党人表示拒绝,导致美国政府有的部门已经停摆三周了,USDA有些部门,数据已经不更新。预计美国农业部不会在1月11日发布1月份供需报告。但12月报告显示2018/19年度全球大豆总供给增至6.2296亿吨,增速从2016/17到2018/19年分别为9.47%,2.75%,5.49%。全球大豆总需求增至5.0762亿吨,近三年增速分别为6.87%,2.53%,3.76%。由于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全球大豆库存继续攀升至1.1534亿吨,库存消费比较2017/18年度增2.01%至22.72%,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依然偏宽松,对整个油脂油料形成压制,油粕震荡磨底行情将继续维持。目前市场主要交易逻辑集中在美豆的出口需求能否跟上和南美的收割如何。
南美产量微减
南美方面,咨询机构Agrural公司发布报告,将2018/19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值调低到1.17亿吨,较早先预测值调低了3.7个百分点。INTL FCStone将2018/19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约400万吨,至1.1625亿吨。近来巴西部分大豆产区天气干燥,令人担心大豆产量受损。市场针对巴西大豆产量预测区间已经下移至1.15到1.20亿吨,低于早先预测的1.23到1.26亿吨。阿根廷方面,因降雨和风暴天气导致阿根廷的大豆种植工作放慢,目前阿根廷2018/19年度大豆播种工作完成89.7%,尽管一些地区的多雨天气以及冰雹导致作物受损,但是主要大豆产区的天气依然有利。不过,如果未来数周持续出现多雨天气,可能对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大豆豆粕库存增加
上周大豆压榨量大幅下降,全国各地油厂大豆压榨总量157万,较上上周的压榨量降15.64%。导致沿海主要地区大豆库存继续增加,目前库存量在58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27万吨增加38%,处于历年高位。豆粕库存方面,非洲猪瘟仍在蔓延,水产养殖淡季,市场终端需求不佳,豆粕胀库现象增加。目前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123万吨,较上一周的113万吨增加10万吨,较去年同期87万吨增加36万吨。
油脂稍显强势
本周油脂上涨明显,尤其豆油最为坚挺。在于节前备货,豆油库存大幅下降。目前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56.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64.86万吨降8.16万吨降幅4.95%,五年同期均值121.62万吨。因备货旺季启动,油厂日均提货总量均在3万吨以上,而12月中旬之前,大部分时间提货量在3万吨以下。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数据显示,12月毛棕榈油产量为181万吨环比减2%,出口量为138万吨环比增0.6%,最终库存322万吨环比增6.9%,高于机构预测,报告整体偏空。因天气较冷,对棕榈油勾兑用量形成抑制,棕榈油走货情况不乐观,预计后期国内棕榈油库存将趋增。目前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在51.31万吨,较上周的47.51万吨增加3.8万吨,较去年同期63.96万吨降12.65万吨。
综上,中美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谈判,传递出或许有望达成协议从而结束贸易战的谨慎乐观基调。美国代表在一份声明中说,中美双方考虑了“实现公平、互惠平衡”的贸易关系方式,利多美豆利空连粕。但非洲猪瘟仍在蔓延,补栏量下降,均令豆粕需求不佳,库存高企,一些油厂胀库停机,基本面偏空令豆粕震荡下跌。同时,豆油库存连续下降,预计节前备货结束前油脂行情将维持偏强运行。
作者:徐海峰;来源:弘业期货;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